在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,尼曼標志性的小辮子讓這個28歲的年輕人成為縣裏最好辨認的“江格爾齊”。宜蘭民宿推薦他說唱史詩《江格爾》,舒緩時如溪出淺川,緊張時如人行天塹,淩厲時如雄鷹搏兔。只要他願意,他可以立刻俘虜人們的耳朵。在台上,尼曼穿著精美的蒙古袍,是一個魅力十足的江格爾齊,看見他、聽到他的歌聲,就像走進了悠遠的過去。

  可他樓房上的家,卻是一個極現代的居所。和很多年輕人一樣,簡約成為了絕對的主題。屋裏鋪著地板磚、擺著布藝沙發、平板電視,還有夫妻倆身著蒙古袍的藝術婚紗照。然而當尼曼的妻子歐麗端上一大盤煮熟的風幹牛肉時,蒙古族的文化開始一點一點從餐桌上彌漫開來。尼曼一邊用小刀將牛肉削成片,一邊說:“我現在在改變《江格爾》的演唱風格。以前人們文化活動單調,所以即便江格爾齊只有一把琴,就可以說唱上好久。可現在科技發達了,人們,尤其是年輕人想聽什么樣的音樂都可以,長時間的單調說唱很難吸引人。我就想把演奏方式多元化,增加樂器的種類,用電子的手段編曲演奏,效果很好,年輕人很愛聽。”

  這位年輕江格爾齊的爺爺是新疆乃至全國久負盛名的《江格爾》說唱藝術大師加·朱乃。尼曼從爺爺那裏繼承了對音樂和史詩的熱愛,當爺爺為傳統《江格爾》的保存拿出全部資料時,尼曼則想要讓《江格爾》傳播的更遠。在沙發上端起酒杯,尼曼的語氣裏透著自豪。“以前只有蒙古族人聽《江格爾》,但現在越來越多其他民族的人也在聽,我就想傳播得更遠。時代不同了,人可以聽到地球另外一端的聲音,只要聽到,就有可能欣賞,音樂就是這樣!”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utsideie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